close

結婚大小事 - 迎 親 前 之 準 備

 

 

     

 

一、安床 – 男方
通常「日課表」上即列有「安床」的日時。依時將床移置於正位即可。安床後,要請生肖屬龍的孩童在床上翻轉,俗稱「翻床、翻舖」,為「早生貴子」的象徵。並於晚間祭拜「床母」。安床後不能空房,亦忌單人獨睡,所以大喜之前,準新郎睡覺時,需由一少男陪伴。「安床日」起至「親迎」前,嫁娶之家通常會剪貼紅雙喜,中堂、門上要貼,棉被、枕頭上也要繡「囍」,以兆吉祥。

 

 

安床儀式

1. 擇定良辰吉日將床移置於正位: 在婚禮前數天由『好命佬』(準新郎的長輩或親友,選擇父母健在、婚姻和睦、有兒有女者)將新床搬至適當位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然後,在婚禮之前,再又『好命婆』(準新娘的長輩或親友,選擇父母健在、婚姻和睦、有兒有女者)負責鋪床,將床褥、床單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枕頭套及龍鳳被單鋪在床上,並撤上各式喜果,如紅棗、桂圓、荔枝乾、紅綠豆等。

 

 

 

2. 翻床、翻舖安床後,要請生肖屬龍的孩童在床上翻轉,俗稱「翻床、翻舖」,為「早生貴子」 的象徵。或在結婚當晚,新人進入新房後,可讓小孩子在床上食喜果,稱為『壓 床』,取其百子千孫之意。若想增添熱鬧氣氛,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,為新人驅邪避凶,婚後事事順景,如意吉祥。

 

 3. 安床後的晚間祭拜床母:

   (1) 貢品:三牲、水果、清茶三杯、米、鹽、陰陽水、金紙、香三支。
   (2) 須看時辰然後準備三牲、水果、清茶三杯、米、鹽、陰陽水、金紙、香三支;
   (3) 安床須跟床母拜拜並告訴床母?今天要安床,保佑一切平安;
   (4) 鹽和米:須撒在床的週圍少許;因鹽和米可以避邪,陰陽水:撒在床的前後;
 將金紙(卦金)支及香化掉。

 

 

 

安床注意事項:

 

1. 安床是看日子拜過床母的才算是正式安床的,若無正式拜過皆是不算是安過新床的

 

2. 安床是要結婚當天才安床的,並非結婚前安床。安床需擇吉時,最好在下午3點以前完成。

 

3.  安床禮畢,立即舉行翻舖,可請親友中父母兄弟俱存男孩一位(屬龍最好,其實只要不是屬虎的

 

    小男孩都可以),在床上翻,吉祥人在旁唸道:「翻落,生查甫;翻過來,生秀才;翻過去,生進 士….等等的好話。」

 

4. 新房的床經過「安床」禮及翻舖後,就不再隨便移動,當夜起就與那位「翻舖」男孩共眠,直到 婚前一天為止,床不可一人獨睡(忌單),也不可以3人睡或和其他女

    性睡,除蜜月旅行之外,其他 時間不可以沒有人睡(忌空)。因爲傳統認爲“睡空床,不死夫也死妻”。安床後就沒有再一個人 睡新床。

    兩種做法。一是如前所述,找一個男童跟新郎一起睡。    另一方法是新床放兩套衣服。然後新郎去別處睡。

 

5. 床不可對著門,也不可對著窗更不可對著柱、樑、鏡子與廁所,床一定放在乾燥的地,不得放在 陰濕的地方等等於新房內最妥適的地方,不得隨意擺放。

 

6.  在新房中,最注重的就是安床,安床的目的是為了傳宗接代、增進夫妻感情、提高睡眠品質。

 

7. 安床後,任何人皆不得進入新房及觸碰新床,直至新人於結婚當晚進入為止。

 

8.  婚禮當日,忌讓人坐在新床。婚禮當日,新娘不可任意躺在床上,否則長病在床。  

 

9. . 孕婦和帶孝者,在婚禮首個月內不可進新房。

10. 有月事之婦女不可在安床後及結婚當晚進新房(新娘子除外)

 

 

二、拜天公--結婚前一日 拜天公 –男方

 

在台灣中南部,男方迎親前日,會在家門前搭棚設壇叩謝「天公」(酬神、謝神),感謝眾仙佛保佑新郎順利長大成人,如今即將娶妻,所以特於「結婚日」前「拜天

公」以酬神」。天公就是那天界地位最高的玉皇大帝老人家,每年農曆初九的「天公生」,也是要拜拜的日子,而這一天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囉!

 

由於祂的地位至為尊貴,所以民間習俗在祭拜天公生時,也是非常慎重,民間俗諺說:「天上天公,地下母舅公」,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。 

祭拜時最傳統的大禮是:打開大門,穿戴整齊,並依長幼順序上香,行三跪九叩禮,現代一般信眾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。

當祭拜完成後,先燒金紙,再將天公座一起燒化,之後再撤去供桌。

 

1. 時間:

 

一般祭拜天公的時間約在 農曆正月初九 凌晨子時一到(十一點至一點)便可開始,直到翌日清晨點以前可,但俗傳因為天不的神格非常尊貴,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誠

意,有些天公信仰盛行地區的眾更會慎重的在半夜先於家中敬拜天公後,再前往鄰近的天公廟上香獻敬。

 

 2. 設置地點:

 

拜天公時,可分兩類:一是家中正廳有吊天公爐者,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。若是家中有帛天公爐的話,可把供桌設於大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,表示向天恭迎天不尊駕降

臨;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,則可將神桌設於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。

 

 3. 供桌:

 

供桌較特別,需設頂桌和下桌(或前後桌),一般是以長板凳或矮凳將八仙桌墊高,八仙桌腳下分別置放四疊壽金(金紙頭得朝門口,就像人敬神時的方向),此即為

頂桌,下方前面再加放一張供桌,即為下桌。頂桌前再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,並在頂桌兩旁繫上頭帶尾青的甘蔗,兩只甘蔗頭尾青部分再以紅線繫在一起,兩來可加掛

高錢(又稱長錢)垂在兩側,並準備三只或五只代表天公的天公座(燈座)擺在頂桌中間,中央再擺上香爐,爐之兩旁並備好燭檯。

 

4. 供品:

 

傳統版:

 

拜天公的供品,頂桌和下桌的特色也不同,頂桌是獻給最尊貴的天公,以清素的齋品為主;下桌是獻給天公的部屬神明,因而是以五牲等葷食為主。頂桌得備鮮花一

對,點上一對蠟燭,並在淨香爐前擺上三只茶杯,斟上清茶,而頂桌的清素供品,一盤為紮上紅紙的麵線三束(亦可燙熟分裝三碗,

每一碗上再各置一顆黑砂糖)、五果(如柑橘、蘋果、香瓜、甘蔗、香蕉等水果)、六齋(如金針、木耳、香菇、冬粉、土豆、紅棗,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備之意),

亦有在六齋外,再加菜心、豌豆、綠豆、豆輪、麵筋、麻栳等乾料,組成十二碗、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,以及糖塔、糖盞等。下桌的葷食供品為五牲(如全雞、

全鴨、全魚、全豬、全羊,亦有用魚卵、豬肉或豬肚、豬燙熟即可;此外,還有紅龜粿、甜料(如米棗、甜糕)等。

 

 

 

簡易版:

 

拜天公,所具備的東西有鞭炮、蠟燭、香爐、三 杯酒、甜食、山珍海味、紅圓發粿、八路發財金、米酒、臉盆水。

 

所謂的山珍海味,山珍,代表薑,海味,代表鹽,而鞭炮,則代表點燈,在香煙方面,也有許多注意事項,香煙中,有所謂的香煙童子,所以放香的筒子要直立,

 

在點香的步驟:香腳要弄平,點火之後用手煽熄,在插進香爐前,要將香弄整,然後再用乾淨的手插香。

 

 

 

5. 金銀紙:

 

獻給天公的金紙主要是天公金,包括頂極金、太極金、天金、盆金、高錢(長錢)等,其中高錢可撕開拉成長條狀,掛於頂桌旁的甘蔗上,或是掛於全羊、全豬的牲禮

上,為兼具裝飾性效果的獻敬。土地公是土地公金,財神是八路發財金。天公金上的字樣-叩答恩光,在燒完金紙時,要用水淋圓,這樣的意義是要水官上帝將你的心

意傳達給天公知道,在廟中時,廟的爐中有所謂的爐公-李鐵拐,他則會將地面上人的心意傳至天公,這就是所謂的拜天公。

 

 

 

6. 禁忌:

 

民間習俗上非常強調拜天公的誠意,所以祭禮中有些禁忌必須遵守,首先所獻的全雞,必須是閹過的公雞,白毛雞和母雞則不可。當天不可以曝晒女性的內衣褲、不可

以隨意對外傾倒便桶、不可以口出穢言,以免褻瀆尊貴的天公。

 

  

 

三、食姊妹桌 – 女方

 

新娘結婚前數日,由至親者(伯、叔、舅、姑、姨及姊夫等)款待,謂之「餞別」。新娘子在出嫁當天辭祖前(或前一夜),由兄弟姊妹(取奇數人),請新娘入座成偶數,新娘腳墊小椅(象徵婚後幸福美滿),一起吃飯,由長輩以筷子夾數樣菜入新娘口,邊說吉祥話,每位分一份紅包,表示離別,俗稱「食姊妹桌」。

 

台灣習俗姊妹桌是要坐滿人數的如果家中人數不夠湊一桌,叫自己好朋友來一同道賀也是可以的,現在少子化如果習俗還在叫同學來助陣,反而更熱鬧更能讓婚禮完美無缺

 

一般在飯桌上要備有六道或十二道菜,依人數每人一雙筷子、菜餚一般為一尾魚、一碗飯、豆類(如四季豆)、豬肚炒菜、雞肉及雞栥(雞翅膀之上截)摃圓或魚圓、瓜類、芹菜及其他蔬菜之類的菜,取財、子、壽、福、祿、喜之意。

 

吉祥語:

 

「吃雞,才能安家」、「吃雞翅(雞翅膀上段),才會好賺吃(易謀生、鑽營)」

 

「吃芹菜,才會勤快得好尪婿」、「吃白飯(父飯),才會孝順公婆父母」

 

「吃魚尾叉,較快做大家(婆婆)」、「吃肉丸,生子生孫中狀元,當立法委員」

 

吃冬瓜,財利會大利大發」、「吃豬肚,尪婿大地步,新娘緊大肚」

 

「吃豆干,尪婿緊做大官」、「吃頭,讓尪婿起大樓」

 

「吃尾,讓妳一生好吉尾」、「吃豆,讓妳活的老老老」

 

說完最後一道菜時,新娘就把手中的紅包一一送給在座的姊妹及說吉祥話的人,並稱謝.

 

以上語出禮儀大師 楊烱山先生 所著  (結婚禮儀)  一書

 

通常「姊妹桌」都在新娘要辭祖前為之,故都在匆忙間進行,目前都已流於形式。

 

 

 

四、吃上轎男方

 

迎親出發前,男方廳堂的八仙桌上擺有代表吉祥的十二道菜餚,由新郎坐首席,儐相、小叔陪坐,

 

邀請舅父或姨丈等湊足人數才開動,每道菜餚都要挾吃一下,俗稱「吃上轎」。「吃上轎」之後,

 

新郎才出發迎親。
迎親出發良辰前,廳堂擺有肉丸、豬肝、豬心、芋頭、花生、鯉魚等十二道,各有吉祥字眼的菜

 

餚,陳列在八仙桌上,由新郎坐首席,四位儐相、小叔陪坐,由舅父或姨父湊足而開動。依照婚俗

 

所示,每人視酒量多或少飲著,每道菜餚至少都要挾吃一下。但是,其中的鯉魚,任何人卻只能用

 

筷子比劃一下,不能真的挾吃。這是因為新娘迎娶過來,要在新房中飲合巹酒(交杯酒),這十二道

 

菜餚都還要派上用場,其中十一碗都還有剩餘可以補充,而鯉魚只有一條無可補充,只好裝模作

 

樣,假作挾吃。這種迎娶前的宴席,叫做「吃上轎」。宴畢,新郎穿衣戴帽後,隨著父母到祖先牌

 

位前,行四拜和讀祝文,父母立於左右兩旁,新郎在中間並跪下,父親三度舉起酒杯往外倒出,以

 

告祖先並告誡兒子一番;新郎接過酒杯應允後把酒喝下,四拜之後起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kyapple566 的頭像
    skyapple566

    台灣台北板橋中和永和土城樹林台中 新娘秘書/整體造型/新秘/微創美容~天空蘋果

    skyapple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